我国三大三角区高等教育实力对比分析—高校篇

发布时间:2019.06.13 浏览次数:

随着高等教育的协同深入发展,我国各地区也开始合作发展,并形成了多个城市群教育圈。在各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当前在国际排名处于前500名的国内顶尖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城市群中,分别为京津冀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粤港澳地区和台湾地区。本文对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三角区的“双一流”高校、高校实力排名和合作办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三大三角区“双一流”高校分布

 

京津冀城市群主要覆盖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内的12个城市,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近年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京津冀城市群拥有10所双一流高校,其中北京市有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天津市有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河北省有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从一流高校数量上来看,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和近邻的京津相比仍存在很大落差。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为“长三角”,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大省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区域一体化进程最快的地区,而且也是我国高校分布最密集、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上海市共有4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1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省共有15所双一流高校,其中包括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1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和安徽省都拥有3所双一流高校。在长三角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5所院校在2019年的5月22号签约成立了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顶尖高校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城市。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大湾区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经济总量已超过10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除了经济上表现亮眼外,高等教育实力也非常雄厚。在粤港澳大湾区,分布着近150所高校、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拥有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香港和澳门两地的高校暂时没有纳入双一流建设名单中。需要提及的是,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以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虽然没有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但是在国际排名中仍然有出色的表现,如在2018年THE公布的国际大学排名中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