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这一精神,必须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眼新时代,立足新要求,拿出新举措。从源头控制、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农业农村实际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必须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着眼新时代,立足新要求,拿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效。当前,应结合农业面源污染分布广、浓度低、形成机理复杂、多数可降解可利用等特征,运用系统学的方法,从源头控制、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从产业布局、农耕技术推广、防治设施建设等入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要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来抓。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是基础,必须着眼于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就重庆而言,种植业与养殖业脱节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因,虽然全市1亩耕地面积存栏畜禽不到1头生猪当量,理论上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但长期以来,特别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以后,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酸化,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养殖业单体规模偏大,布局不合理,粪污集中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种养业布局脱节,农业系统内部自身资源循环不畅,造成局部环境负担偏重,形成较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必须把过去以产业链发展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布局思路调整到以环境资源要素为纽带的产业布局思路上来,做好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打通农业生产内部资源循环链。当前,全国正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多数深度贫困村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在实施产业扶贫时,应尤其重视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做好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防止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要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工程来抓。十九大报告明确,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三峡库区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利用强度大,化肥农药施用量也较大,山地多,水网密集,水土流失严重,容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不仅关系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关系到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和生态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发展全局。
因此,必须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住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必须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对长江水体的影响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防”和“用”两个重点。“防”,重点在于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控,充分应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综合农耕措施,从源头控制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用”,重点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于可降解的农业废弃物,就地转化为有机肥还田,作为培育和改善土壤有机质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要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的工程来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和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息息相关,是重要抓手和助推剂。
因此,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步进行。当前,要从农村环保设施投入少、设施不完善、收运处理系统不健全等导致农村脏乱差的主要短板入手,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加强农村白色垃圾收集处理,推动城镇垃圾收运系统向农村延伸,尽快形成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收回体系;按照“谁生产、谁销售、谁回收”的原则,落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品包装瓶(袋)回收的主体责任;启动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对有机废弃物实现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对无机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切实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环境;要加快完善农村环保设施建设,补足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确保建成的设施持续运行,长期发挥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要创造优质生态农产品的良好生产环境。要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引领,下大力气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同时结合农业农村实际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切实提升农产品生产环境,保障人民群众餐桌安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